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目前所有肥料中含氮量最高的中性肥料(不会酸化或碱化土壤)。其在生产应用中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因为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被广大种植户称誉为“根外施肥最理想的氮肥”品种,故在农业生产中受到广泛青睐。
1、尿素在地壤中残留较小,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其不仅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的根、茎、叶、果的生长,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尿素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氮肥。综合比较下来尿素是所有氮肥中用作叶面肥效果最好的。其也适合做底肥或用作追肥;
3、尿素分子量小,用于作物叶片吸收较快,不含副作用成分,是最理想的叶面喷施氮肥的种类。其直接与作物茎叶接触伤害较小;
4、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壁进入细米乐 登录入口胞内,而且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扩散性能好,极易被作物吸收;
尿素施入土壤中,只有转换为铵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把尿素深施入土(旱田)壤中,土壤胶体就会吸附一部分氨,能很好地避免氨气向上挥发而避免灼苗伤株。且尿素深施入土壤后,其分解速度慢,有利于养分的保持,其次是土壤中所含的水分更利于尿素被作物吸收,建议施用尿素入土层深度为10至15公分(沟施或穴施),这样有利于尿素的及时转化,更利于被作物吸收。叶面喷施时其浓度一般为0.5%到2%(0.5到2斤尿素溶于100斤水中)。
1、尿素转换为铵态氮,在施用层地温为10摄氏度时需要7到10天;20摄氏度时需要4到5天;米乐M6 米乐平台30摄氏度时仅需要2到3天。也就是说施用层温度越高,其转化为氨态氮的时间就越短,也就会越快被作物根系吸收。
尿素具有挥发性,长时间露于地表容易产生氨气挥发掉。秋冬季节环境气温较低,不建议在地表层撒施尿素。
2、尿素含氮量大约在45%左右,因此要对施用量进行有效把控,以免施用过多造成肥害。建议一般旱作地块不超过520公斤/亩;水田不超过150公斤/亩。
3、施用尿素后不要马上浇水,或不建议雨前施用尿素。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要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所以施用尿素后如果马上浇水,或遇到大雨会导至尿素的流失,造成浪费。
4、尿素属于中性肥料,不建议与碱性肥料混用。如与草木灰、碳铵、钙镁磷肥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因为尿素施人土壤后,尿素在碱性土壤中转换较慢,会影响作物的有效吸收。
5、不建议把尿素用作种肥,或选择种肥时应选择不含缩二脲的尿素。尿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的含量超过2%时,会对种子和幼苗有毒害作用。
7、用作叶面肥时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发烧叶灼株等药害。建议一般对小麦、水稻、玉米的浓度为不高于2%为宜;蔬果在0.5%到1%之间为宜;果树在0.5%到1.5%为宜。
当环境温度高于20摄氏米乐M6 米乐平台度,含水量高于80%时其吸湿结块,严重时可呈糊状。因此要放置于环境温度适宜,干燥的地方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