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1) 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种类基本相 同,只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 含量很少。这些物质可分为三类:
输的物质,如 O2 、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米乐M6 米乐平台肪酸、维生素等。 ②细胞合成的分泌物 ,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 质、激素等。
图中①为_________ 细胞内液 ,②为 _____ 血浆 ,③为 _______ 组织液 ,④为 淋巴 ,_______ ②③④ 共同组成了内环境。 _____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 ①错误;细胞 2 是血细胞 ,其中成熟的 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②正确;组织液中不含消化酶,
6.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Na+、HCO-3的含 量占明显优势。( ×) 【提示】 成分。( ×) 【提示】 只有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应为Na+、Cl-的含量占明显优势。
8.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未发生剧烈的运动。( √ ) 9.内环境是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10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
4.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 (1)关系:_______ 介。
三、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动态变化 内 环 境 的 每 一 种 成 分 和 __________ 理化性质 都 处 于 动 态 平 衡
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 ,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 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5.(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2) 碳循环:双箭头两端是生产者和无机环境 , 各成分 都指向的是无机环境,除无机环境外各成分都指向的是分解 者。
(1)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_________ 理化性质 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 适宜的 __________ 体温和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
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 织液浓度升高,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
肌肉的伸缩,表现为肌无力;钙离子过低时,肌肉收缩过强 而舒张不够,表现为抽搐, B正确。过敏是已免疫的机体再 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正确;腹泻引起 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错误。 [答案] D
(2015·烟台模拟 ) 下列在血浆中可全部找到的物质是 (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解析] 纤维素是植物中的多糖,血浆中没有。胃蛋白 酶属于消化酶,存在于消化液中。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存在 于细胞内液中。 [答案] A
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提示】 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于细胞内。
2.(2013·海南高考)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 3.(2012·新课标全国卷)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
【提示】 大量丢失。( ×) 【提示】 腹泻时会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 5.(2010·安徽高考)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 细胞代谢的场所。( × ) 【提示】 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 上述情况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4.(2012·江苏高考)人体腹泻时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
3.(2014·辽宁沈阳二中期中 ) 如图中的a 、 b、c分别表 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 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
二、图示识读 下图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据 图分析以下问题:
Ⅰ.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________。 Ⅱ.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提示】 【提示】 除呼吸酶外,均属于。 不完全相同。
4 .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 给。如图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表为 牛乳汁和血浆的部分成分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B.缺铁性贫血是由内环境中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 的疾病 C.口腔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唾液
确;乳糖和酪蛋白是乳汁中特有成分 ,故B正确;血浆中的 葡萄糖可以合成乳糖,另外氨基酸、脂肪等非糖物质可以转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 蛋白质 含量较高。 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_______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在正常情况下, 组织液不断地生成,又不断地被重吸收回血液,始终保持着
过毛细血管壁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的,它在毛细血管的静 脉端被重吸收。 [答案] A
2.(2015·山东省德州市一模)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 换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
(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 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 , 如血红蛋白、细胞膜 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 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A.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组织液 B.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有乳糖、酪蛋白 C.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 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 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
4.稳态失调(连线) ①血糖平衡失调 ②pH失调 a.发热、中暑 b.组织水肿
3.主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 神经调节: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水 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_______ 下丘脑 。
激素 调节。 过体液传送对机体进行调节,其中主要是_____ (3)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 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A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 细胞内,故B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2PO-4等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 , 其引 发原因分析如下: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液、细胞内液和淋巴 ,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
强化核心要点 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外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三种 成分。 3.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 化性质可维持相对稳定。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 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 统的共同参与。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