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国化工),是我国建成投产的第一家高浓度
磷复肥企业,也是国内大型磷铵企业中最早一家上市公司。六国化工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
南郊横港工业园区,于2000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主要从事磷矿采选,磷复肥、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发布后近年来雾霾治理方面改善较为明显,但城市空气
雾霾还会导致空气环境质量变差,能见度降低,引发交通事故。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中机
动车尾气排放平均要占到20%-25%左右。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有三个重要手段:发动机
车用尿素又称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是一种使用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中,减少柴油
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利用尿素溶液在发动机高温尾气气化后产生的氮,作为柴
油机动车量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的还原剂,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水蒸气和氮
为此,六国化工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加强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加快推进产业结
构和布局调整。拟投资建设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尿素产品多元化技术改造项目。
2017年8月14日,铜陵市郊区经济发展促进局郊经发函[2017]44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部令第1号),本项目属于“十
五-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肥料单纯混合和分装”类别,应当编制环境影响
报告表。受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
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最终编制完成了《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港路8号安徽六国化工氮肥厂现有厂区内,占地面
本项目位于六国化工氮肥厂尿素车间二楼及造粒塔的西侧空地,利用现有尿素装置进
行局部改造,依托现有供水、供电、辅助、储运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
技改项目主要依托现有尿素生产车间,尿素车间位于厂区的中部,其西侧为锅炉房、
消防水泵房及脱盐水站,南侧为尿素包装间和库房。本项目位于六国化工氮肥厂尿素装置
二楼及尿素装置的北侧空地上,通过循环槽和循环泵直接将成品槽A/B 建设在尿素造粒塔
西侧附近空地处,成品充装间布置在尿素主框架北侧空地,便于槽车装运。六国化工氮肥
厂厂内设主要干道,各功能区由主路连接,功能区内由辅路直通,保证生产经营和消防安
全。整个区域布置可充分利用原有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厂区主入口设置在铜官大道,综
生产车间、锅炉房、煤仓。总平面布置中,综合办公楼位于生产区上风向,环境布局较合
本项目充分依托六国化工公司现有年产 18 万吨尿素装置,在控制好杂质的前提下,
利用现有的尿素熔融液加入脱盐水或蒸汽冷凝液直接配制车用尿素溶液。技改项目完成
产品名称 技改前年产量(吨) 技改工程年产量(吨) 技改后全厂产量(吨) 备注
注:AUS32(GB29518-2013)中的专用尿素是指工业上生产的只含有痕量的缩二脲、氨和水的尿素,不含醛和其他
物质,不含硫和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其他化合物。尿素含量(质量分数)为31.8%~33.2%
依托厂区现有两台装机容量为2000KVA的变压器,新增5台动力设备,本工程新增用
电量为45kW,装置年运行时间按7200小时计,考虑负荷系数,新增年用电量约20万kWh。
给水系统:现有尿素车间脱盐水站处理能力 400t/h,现有工程脱盐水实际使用量
380t/h,富裕量20t/h,本项目设计脱盐水使用量0.47t/h。因此,项目用水可以依托现有脱
盐水站供给;生活、消防给水直接从该公司生活、消防给水管网接两路管道在装置区道路
排水系统:成品罐区设置应急水回收装置,应急排放水回到尿液槽中。初期雨水进厂
区现有初期雨水收集池,清洁雨水直接进入公司现有雨水总管排放。技改项目建成后新增
该项目车用尿素尿液配制生产装置位于尿素车间二楼,火灾危险性类别按尿素车间属
性为乙类;成品储罐区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室内消防栓用水量不小于 10L/s,室外消防栓用水量不小于 15L/s。
并沿线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 60 米。以自然通风为主,在自然通风不能
拟建工程有爆炸危险区域的装置属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其余均属第三类防雷建、
构筑物,为了防止直接雷击,在需要防雷击的建、构筑物顶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作为接
闪器保护;为了防雷电感应,建筑物内的主要金属物,如设备、管道、构架等,应与接地
项目原料依托现有尿素车间生产的尿素熔融液以及蒸汽冷凝液或脱盐水(根据季节不
3 蒸汽冷凝液 3375 55℃、1.38MPa 尿素米乐 登录入口车间蒸汽冷凝液管 管道输送
本装置依托现有尿素车间原有员工65 人,建成后新增人员4 人。连续生产岗位按“四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
铜陵市郊区经济发展促进局郊经发函[2017]44 号文对项目进行了备案,本项目符合国
本项目用地位于铜陵市横港化工园区六国化工氮肥厂现有厂区内,横港化工园区西至
横滨大道、东至金岭道南段、南延铜官大道东侧到桂家湖、北至金山路。铜陵市近期建设
规划(2017-2020 年)强调要发展与保护并重,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欠账,建设
生态文明城市,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六国化工尿素产品多元化技改项目实施后可减少现有
技改项目实施后利用现有的尿素熔融液为原料,减少现有工程尿素造粒工序产生的粉
根据技改项目生产工艺分析,项目实施后主要是噪声污染,根据六国化工现有监测数
据表明,该区域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 类标准,声环境
安徽六国化工现有120 万t/a 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装置、28 万t/a 合成氨装置和18 万t/a
尿素装置、20 万吨/年氨水装置和利用工业废气制200kt/a 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本次技改
项目主要依托18 万t/a 尿素装置,利用现有工程尿素车间生产的部分尿素熔融液作为车用
复式压缩机加压,其间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经过脱硫塔、脱氢反应器进行脱硫、脱氢。脱氢
来自合成氨装置的液氨经液氨过滤器后导入高压氨泵,加压后经高压喷射器送入高压
汽提塔顶部出去,反应混合物则排至循环工序。从汽提塔顶部出来的气体和液氨一起送入
3.5。从高压甲铵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和气体分别进入合成塔,其中,未冷凝的 NH
入高压洗涤器。此过程中产生的甲铵液从高压洗涤器的溢流管流到高压喷射器,再经高压
离开汽提塔底部的尿素-甲铵液经膨胀减压后进入精馏塔,在膨胀过程中溶液中残存
离开精馏塔顶部的气体、解吸工序回流液、解吸给料泵来的工艺冷凝液混合后送至压
甲铵冷凝器的底部进行冷凝。生成的甲铵液流到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进行闪蒸。闪蒸后
的惰性气体进入常压吸收塔。低甲冷内甲铵液体则经高压甲铵泵打到高压洗涤塔系统。从
常压吸收塔顶部排出的气体经排气筒排入大气,液体排入工艺冷凝液槽,经解吸塔给料泵
由精馏塔出来的溶液送至真空预浓缩器分离器进行闪蒸,大量水蒸气与氨气从溶液中
闪蒸出来,闪蒸气体先在顶部分离器中分离,液体进入下部降膜式预蒸发加热器进行进一
步分解。出预蒸发分离器受液槽的尿液经尿液泵送尿素浓缩系统。出各个蒸发冷凝器的冷
凝液经各自的下液管导入工艺冷凝液槽。出二段蒸发器的熔融尿素流至熔融尿素泵的入
造粒喷头将熔融尿素以很均匀的液滴分布在造粒塔的横截面上。固体颗粒尿素收集于
造粒底塔底部,用刮料机将尿素颗粒刮入溜槽中,由皮带输送机送至成品包装车间。现有
尿素车间造粒塔尾气经101 米高排气筒排放。现有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1。
2018 年4 月17 日,建设单位自行委托安徽环科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对现有尿素车间造
粒塔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了监测。监测指标包括粉尘、氨,监测结果见表7。
由监测结果可知:粉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中
二级标准;氨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 中二级排放限值。
/d。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由泵加压至六国化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2013)表2 中排放限值后,经六国化工总排口
入长江。尿素蒸发浓缩冷凝液,采用“解吸—水解系统”进行深度处理,氨和尿素去除效率
补充水回用,不外排。脱盐水站浓水、循环系统置换排水作六国化工磷酸车间循环水补充
现有工程在生产装置区四周设置了排水沟,并在厂区东北角建设有 1 座 2500m
故应急池。项目初期雨水及事故排水,经管道送至该事故应急池暂存。待事故米乐 登录入口处理结束后,
污水处理厂总排口设置在线监控装置,监测指标包括pH、COD、 SS、总磷和氨氮。
表8 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出口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单位:mg/L(pH 除外)
根据监测结果显示,厂区污水处理站出口污染物浓度能够满足《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
六国化工氮肥厂厂区现有工程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类压缩机设备及泵机等。根据安徽六
国化工委托安徽环科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监测的噪声结果可知,厂区各厂界噪声均能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 类标准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