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1年10月,由于煤炭价格上涨,我国对尿素的出口进行了限制。然而,这一举动,一度引发了韩国的尿素危机。
韩国方面表示,如果无法寻找到新的尿素货源,那么韩国的农业和运输业将面临崩溃。
话说韩国在尿素这块,对中国有多依赖?一旦咱们彻底切断对韩国的尿素供应,韩国各行各业将陷入何等境地?
关于韩国人为什么依赖中国尿素,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韩国的柴油发动机,离不开尿素。
从相关资料来看,柴油发动机配备的都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以用于减少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排放。而这套系统,恰恰需要尿素溶液才能运作。
假如没有尿素的话,那么车辆将无法达到排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车子的内置程序就会锁死,发动机也打不着火。
此外,假如尿素耗尽的时候,车辆也会跟着进入限速模式,严重的甚至无法启动。
更有甚者,如果长期不使用尿素,导致SCR系统失效的话,那么车子的NOx排放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这样一来,就会损坏催化器,进而增加维修成本。
像韩国这边,许多人极其偏爱柴油车。除了运输业和农业外,就连普通家庭都有柴油轿车和柴油SUV。既然如此,那尿素的缺失,自然对韩国影响甚大了。
2021年11月,也就是中国限制尿素出口的第二个月,韩国有将近400万辆柴油车无法开动。因为物流系统受阻,以至于韩国的蔬菜价格上涨了10%。可见,韩国人是真离不开尿素。
除了柴油机以外,尿素还跟农业中的化肥有关。要知道,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参与了蛋白质、叶绿素等关键米乐M6 m6米乐物质的合成。
而尿素中含有46%的氮,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之一。如此一来,尿素的缺失,就意味着氮肥的缺失。
像韩国这种国家,本就耕地面积有限,只有区区156万公顷。如果没有充足化肥供应的话,那韩国农产品的产量势必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饥饿也就随之而来了。
然而,前些年,因为原材料缺乏、环保政策、产业升级等因素,韩国逐步开启了“去尿素化”的进程。
再加上韩国本地尿素的价格,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一时间,韩国纷纷关闭了自家的尿素工厂。
到2011年的时候,韩国境内基本上不剩一家尿素生产企业了。从此韩国专门进口其他国家的尿素,尤其是对中国尿素的依赖度,更是达到了95%。
这不,在2021年的时候,因为煤炭价格问题,中国对尿素出口一限流,韩国就慌了。
当时的文在寅政府,为了避免韩国各行各业停滞,赶紧和中国方面进行紧急磋商。最终,双方续签了1.8万吨的尿素合同,这才缓解了韩国的尿素危机。
在尹锡悦上台后的两年,韩国继续享受着中国尿素的稳定供应。直到2023年12月,因为国内尿素供应紧张,为了优先保障国内需求,我国再次对尿素出口进行限制。
这下韩国彻底慌了,因为韩国的尿素储量只够用3个月。假如中国不给尿素的话,韩国柴油车就只能趴窝了。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韩国开始得了“尿素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生怕哪天中国会突然断供尿素,打韩国一个措手不及。
为此,韩国还打算将中国踢出尿素供应链。期间,韩国开始与澳大利亚、越南、印尼等国接触,试图建立新的尿素供应渠道。
比如越南,就是韩国开始尿素进口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根据有关数据来看,2021年11月,也就是中国尿素限制令第一次施展的时候,韩国从越南进口了1.2万吨尿素。
在2023年12月,即第二次限制令施展时,韩国又从越南购买了5500吨尿素。
这还没完,自2024年1月起,韩国从越南进口尿素的比例,开始飙升至60%以上。期间,韩国米乐 登录入口从中国进口尿素的比例,一度降至了11%。像这种情况,一共持续了4个月。
从有关资料来看,全球三大尿素进口国,就是印度、越南和乌克兰。而在尿素出口国中,中国明显占据了遥遥领先的地位。
我国的尿素产量占到了全球尿素总产量的3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和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越南的那些尿素是从何而来?想必就不用多说了。
比如在2020年的时候,越南就从中国进口了10万吨的尿素。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尿素供应,全世界的农业和柴油机都得趴窝。
这下轮到韩国懵圈了:“我韩国辛辛苦苦绕了半圈,居然还是逃不过中国的尿素供应链?这还玩啥?”
比如在2024年5月的时候,韩国就开始大量从中国进口尿素,进口比如一度飙升至60%。到6月份的时候,这个比例更是飙升到了80%。
总体来讲,韩国在尿素这块领域,是彻底离不开中国了。正如做光刻机离不开ASML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硬性绑定。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做个尿素很难吗?为啥全世界只有中国能生产这么多?
从相关化工厂的流程来看,生产尿素要经历多个工艺,其中包括煤→造气→铜洗→变换→合成氨→尿素。
这些工艺步骤繁多,流程复杂。也正因如此,所以当年煤炭涨价的时候,我国才会不遗余力的限制尿素出口。毕竟自己都不够用,哪还有精力顾别人?
最关键的是,由于工艺的复杂性,全球能合成氨的国家压根没几个。只有像中国、美国、俄罗斯等这类工业大国,才能把氨这种尿素原料给做出来。
这也很正常,毕竟合成氨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海量的能源、资源投入,比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
除米乐M6 m6米乐此之外,合成氨还得采用哈伯-博世法这种高端工艺。而这类工艺,对设备、催化剂有着极高的要求。不然的话,根本没法创造高温高压的条件,来将氮气和氢气合成。
可见,无论是制氨还是制尿素,都是门槛巨高的工程。没有那金刚钻,怎能揽下这瓷器活?
像越南的话,本就工业体系不健全,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自然无法批量生产尿素。
更何况,越南这个国家,天然气和煤炭储量都严重不足,极度缺乏原材料,就连电力都是从中国输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就更没法成为尿素生产大国了。
毕竟这两都是农业大国,一个是欧洲粮仓,一个是饿肚子也要出口粮食换外汇、武器,所以才冲进了全球尿素进口国前三。越南这么小,凭啥也位列其中?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越南在全球尿素供应链中,始终扮演着中转站的角色。
许多尿素产品进入越南后,就开始“贴牌”或“洗产地”。经过简单包装,再出口到日韩、欧美等国家。当这样的生意越做越大以后,越南自然而然就位列尿素进口前三甲了。
就拿钢铁来说,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钢铁征收高关税后,部分中企便以越南为跳板,将许多产品出口到了越南。紧接着再打上“越南制造”的钢印,慢慢暗度陈仓的销往海外。
直到2019年,美国发现了这个BUG,这才对越南钢铁征收了456%的惩罚性关税。
除了钢铁以外,像手机、电脑、光伏板、电车等,许多中国货基本上都是贴牌越南制造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越南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比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欧盟-越南自贸协定等。
利用这些协定,越南可以享受低关税甚至零关税优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然就将越南当做跳板,搞出口外销了。
再加上越南离中国比较近,物流成本低。这样看来,越南简直就是个完美跳板,不用白不用。
当这一系列因素全部叠加的时候,数以亿计的中国货,就摇身一变成为“Made in Vietnam”了。
正如前面提到的尿素一样,韩国人本以为摆脱了中国的束缚,谁曾想这些越南货都是中国来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早接受个事实。不然的话,韩国人接下来的亏损就更加无可估量了。
参考资料: 华商韬略【从“一肥难求”到世界第一,端牢饭碗还拿捏印韩,中国做对了啥?】 上观新闻【韩国被尿素“卡脖子”了……】